产品中心|PRODUCT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品中心 » 产品分类二

专访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杜冠华:科技解锁“蓝色宝库”催生海洋新药“青岛模式”

发布:小编 浏览:
详细介绍:

  2014年,中国海洋大学管华诗院士团队创办的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正式运行,致力于BG136等海洋科技成果熟化开发和技术转移转化■◆■。组建囊括了新药研发■◆■■■■、药理药效研究★★◆◆■、药剂学与药代小组等专业在内的近150人的团队,通过多学科融合,多技术嫁接,系统推进研发进程。2022年12月,BG136获批进行临床试验,科研创新之路进入新的起点。

  2022年,杜冠华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来到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任院长,利用多年来在药物发现■◆◆■★、高通量药物筛选、神经和心脑血管药理学的科研积累和丰富经验,开启了海洋药物领域的科研新征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从药物研究到海洋药物研发是一次重要的“角色转换◆◆■■■”。他深知,面对海洋这片充满未知的■◆◆■★“蓝色宝库■■◆”★■◆,“蓝色药库◆■★■◆◆”的宏伟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实现梦想,有赖于科技的支撑,这也是海药院的使命所在。

  平台支撑下,海药院科技成果转化进入■■◆◆■“集聚开发”模式。即瞄准一批创新性强■■★◆◆、产业化前景好、示范效果明显、有望冲击临床准入的海洋新药重大品种★◆,聚焦发力进行协同攻关性研究,力争在短时间内,迅速催生一批海洋类新药进入临床试验◆★★◆。

  然而另一方面,开发上市的海洋新药却是屈指可数★◆■■■◆。至今,从海洋生物中发现了约4万个化合物★◆★◆■◆,约60%满足“Lipinski”类药五原则,已上市海洋创新药为16个■■★■◆。

  ◆★◆■■“蓝色药库★★”的重点项目之一■★■“注射用BG136◆★◆■”(以下简称“BG136”)免疫抗肿瘤海洋一类新药已完成一期临床试验★★■,安全性良好■■◆◆,有望年底启动二期临床试验;◆■★★“蓝色药库■◆■★★◆”开发计划项目抗乙肝病毒药物LY102片(以下简称“LY102”)临床试验申请获批,正在筹备临床方案;抗慢阻肺新药LY104等3个项目力争在今年完成临床前研究并提交临床试验申请;另有抗痛风MBJ203等十余个培育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

  人类对于健康的美好追求和科学技术的更新迭代,推动着药物研发的不断前行,亘古未变◆◆■■★。相比陆地,海洋生物总量大■■、物种丰度高★■、资源可再生■◆■◆★■、成药潜力大,是新药研究和开发的重要资源。研究显示★■◆◆★◆,海洋天然产物成药性是陆源生物的5倍★■■■★■。

  为了推动“蓝色药库”计划实施,他定下了◆◆■★★■“两个方面■■◆★、一个核心■■★★◆”的工作目标★■★■★。其中★■■,“两个方面”包括■◆★■★,推进产品研发■★■◆◆,促进科技成果的成熟和转化;打造技术平台,奠定长期发展基础。一个核心,就是人才。

  海洋寡糖是◆■“蓝色药库”开发的重要资源之一。长期以来,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工程化关键技术◆★◆,是制约产品开发和应用的主要难题之一。2023年6月,海药院与青岛企业聚大洋联合建设的寡糖产业化基地正式投产,通过院企合作,发挥各自技术优势,攻克寡糖制备难题◆★◆◆■★。记者了解到,一年来◆★■,基地试生产运行流畅★◆■■★,已经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年产寡糖可达数十吨,目前产品主要作为原材料供应给下游的药品、保健品生产企业,不仅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也为海药院的糖类生物医药制品开发研究起到了积极支撑作用■■。

  产品研发可以推动技术平台的完善◆■◆◆,而技术平台又使得产品研发的进程得以不断提速■★★。据介绍,目前海药院已经搭建起全链条海洋新药创制技术体系,建有现代海洋药物研发室★■◆、海洋糖工程药物研发室、海洋新药筛选与评价中心◆★■◆◆、制剂研发中心、质量分析与测试中心等12个研发和服务平台。全院科研团队达150余人,90%以上拥有硕■★★★、博士学位★◆★★★■。随着BG136进入临床试验◆◆◆★◆,在海洋化合物筛选与评价、原料药生产◆★■■◆、制剂制备、质量分析与测试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核心技术和一整套规范流程★■★,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海洋生物医药研发技术体系。

  见到杜冠华时■◆,他正在准备一个线上会议,内容是跟参与临床试验的各个相关方讨论完善BG136有效性验证方法等问题。BG136是★■“蓝色药库”的重点项目之一,于2022年12月通过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获得了《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成为国际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免疫抗肿瘤海洋多糖类药物,拟应用于晚期实体瘤患者的治疗。可以说■◆■◆,BG136是我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宏伟梦想的具象化■★■。

  据了解■■★◆,目前BG136已在青岛某医院完成一期临床试验◆■,安全性良好★■■★■■,争取今年底启动二期临床试验,有望为治疗恶性肿瘤增添又一新方案。

  BG136研发之路的起点可以追溯到2004年,当时科研团队开始对成千上万种藻类进行收集提取,构建海洋糖库■★,筛选获取活性分子。彼时,大家的目标就是,搞清楚海洋来源的各种多糖◆★■、寡糖及其衍生物的化学结构信息★★■■,从中寻找到具有药用价值的化合物。这样看似“海底捞针■■◆★”的基础科研工作,一干就是十余年。最终◆■■■★◆,一株生长于冰冷海域的南极褐藻吸引了科研人员的目光,并从中获得了有望对抗恶性肿瘤的有效成分——BG136。

  截至目前,除BG136获批进入临床试验■◆,今年3月,■■“蓝色药库★★◆”开发计划项目、抗乙肝病毒药物LY102也正式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审查,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目前正在进行临床方案筹备■◆。且得益于海药院创新项目管理机制,在前期扎实的研究基础上,LY102仅用时8个月便完成项目的系统临床前研究和IND申报,并顺利获批临床准入,成为“蓝色药库■■★★■◆”开发项目的又一突破◆★◆。

  在杜冠华看来,对于科学研究来说,转化是目标,再好的研究成果■★,如果不能转化,是没有价值的。而这也是海药院一直在做的事,“成功的转化,既包括从实验室到工厂的工程化技术转化■★,也包括产品有效性验证,两者缺一不可。”杜冠华介绍◆■◆★■,要实现海洋药物的转化★◆★,海药院与众多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很多合作是早在临床试验申请前就持续开展的,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转化效率,更重要的是,企业开拓创新的市场意识可以为药物研究提供很好的思路,而科研机构的科研优势又可以为产品品质保驾护航。

  青岛是全国最早开展★★★“蓝色药库★◆”建设的城市。截至目前,国际公认的16个上市海洋创新药物中,中国有2个(PSS、GV-971),都来自青岛。海洋药物的青岛创新力可见一斑。“海洋新药开发周期长、难度高、投资大,政府的支持非常重要。★■■◆■”杜冠华表示,青岛在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方面有着良好的政策支持和产业基础。作为科研机构★◆★■,在良好的发展环境中,海药院初步搭建了全链条海洋药物研创平台★■■■,聚集了一批有志于海洋药物研发的高层次人才,已经形成了海洋药物梯次产出的格局,治疗的疾病既包括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又包括严重危害健康的小众疾病。★◆■“未来我们希望在海洋药物研发中走在全国前列★■★★,更重要的是,通过我们的努力为‘蓝色药库’建设蹚出一条路★◆,做出实际成绩,回报时代和社会。”

  海洋药物是国际新药研发热点,也是难点,至今开发上市创新药物数量仅16个★◆■◆★。作为■◆★“蓝色药库”梦想发源地,青岛海洋新药■■★◆“批量上新”秘诀何在,意味着什么◆◆★★■,■★“蓝色药库”计划推进与区域经济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近日,风口财经记者专访了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蓝药人才”技术总师◆◆★■★、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杜冠华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

  如何破题◆◆■?◆■◆■“蓝色药库”开发计划应运而生。“向海洋要药物★◆■◆■★,这是‘蓝色药库■■★◆■◆’的内涵◆★。◆★”在杜冠华看来◆◆★,海洋药物的开发利用◆◆,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创新工程,随着我国深海探测技术■◆■■◆◆、海工装备等核心能力不断提升,深海资源的开发利用有了越来越多的途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海洋生物医药场景的融合★★◆◆◆■,则加速了化合物发现、活性评价等技术环节★■■◆■。这些都为海洋药物开发带来了不同以往的助力,也是“蓝色药库”计划得以实施推进的时代机遇。

  除了从海洋中发现治疗人类疑难病症的药物,科研团队还在不断找寻强身健体的功能营养成分■◆◆,不断丰富着◆■★★“蓝色药库”的物产。其中,抗HPV妇科凝胶产品生产上市★■★■★◆,是山东省首个经临床验证的抗HPV二类医疗器械;海洋药食同源大健康食品“‘海享睡◆■◆■★■’酸枣仁百合植物饮料■★◆”上市销售■■★◆◆;“海蒂雅”酵素系列饮品上市销售★■■;3款海洋微生物农用替抗新产品上市销售◆■■;缓解癌性疼痛的海洋功能食品“幺灵幺幺”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以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为代表的院所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企业在研新药和高端功能制品项目超40项。

  海洋是青岛最大的特色和优势。作为全国最早开展★■◆◆◆“蓝色药库◆◆★◆◆”建设的城市,依托海药院创新平台◆◆,抗肿瘤新药BG136◆■■■、海洋糖类生物医用材料与器械■★■◆★、海洋天然产物候选新药■◆★、海洋胶原蛋白肽等一批海洋生物医药制品高水平成果的涌现,也吸引了企业的目光,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

  “前期,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我们获得了BG136这一有益物质,并且经过体外证明,获得国家批准进入到了临床,接下来★◆,关键问题是,要通过临床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也就是能够对人体恶性肿瘤疾病治疗发挥作用。”杜冠华告诉记者,作为一种从海洋藻类中获得的多糖类化合物,BG136经过纯化,达到了能够注射使用的纯度,安全性得到保障,但作为一种海洋新药,更重要的是要有效■■★◆◆◆,这就要求科研团队在临床试验中认真设计,用科学方法发现疗效,这是从科研成果到实际应用的“最后一公里”,也是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的使命和责任所在。

  另一家青岛海洋企业逢时科技,凭借其领先的南极磷虾油生产工艺优势、良好的市场认可度,刚刚获得了世界权威调研机构欧睿国际颁发的★★“全球磷虾油销售额第一”的市场地位认证。目前该企业正依托“蓝色药库◆◆◆”集聚的科研资源和成果转化契机,向海洋医药尖端领域进军。近日,其“南极磷虾油精制多烯磷脂酰胆碱(PPC)治疗高血脂药物开发■★”项目成功入选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2024年山东省第一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成为海洋医药领域备受关注的创新项目之一★◆。据介绍◆★,逢时科技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等多家驻青顶尖科研机构创建科研共同体,致力于深攻南极磷虾超前研发技术制高点,寻求更大的产业赛道和产品竞争力★◆◆◆◆★。

  换言之◆■■◆,科技的飞速进步,让海洋创新药走向◆■“百花齐放”◆■■◆◆,实现维护人民健康的目标■◆,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对于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来说,这也意味着,充分利用海洋资源★■★,通过现代技术方法,开展创新研究,获得维护人民健康的物质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比任何时候都更为关键。

  还有更多产品展现出旺盛的C端需求。例如,海药院研发的水胶体敷料,经海氏海诺集团旗下企业转化为敷贴产品,由于其对新生血管生长及创面愈合方面的有效性★★◆◆,受到痘痘护理◆◆、伤口保护等日常需求群体的青睐,产品也成为企业伤口敷料类目“销冠■◆■★”。